越美术馆规划有专业影像放映厅,结合展览主题,提出“将影院带入校园”的概念,以丰富的影像馆藏排布放映时间表循环放映,同时以影像收藏、项目委任等方式支持影像艺术领域的创作,创造全新的体验。
首期放映名单
陶辉,《我们共同的形象》
陶辉选取了十条包括新闻、电视剧、娱乐节目和真人秀等具有代表性的电视片段,作为背景影像循环随机播放。两位演员站在屏幕前,精准同步地再现屏幕中的场景,从而营造出虚实错位的荒诞感。
陶辉创作的影像作品极具沉浸式特质,不断游移在虛构和现实之间,探讨文化与身份认同等话题。他的作品既直观有力又引人思考,始终贯穿着充盈的情感张力和错置性,引导着观众直面自身的文化记忆、生活方式和社会身份。
厉槟源,《过渡》
费亦宁,《月之滨》
费亦宁,《月之滨,你我的坐标》
《月之滨》系列的故事开始于一种海洋有毒微藻(拟菱形藻),这种藻类会代谢出一种神经毒素,而永久性丧失部分短期记忆与意识混乱是此类毒素中毒的典型特征;但这有毒微藻,在透射电镜下,却好似交叠在一起的电影胶片,或再放大一些观察时,它们又更像是早期计算机的前身(分析机与差分机)用来记录信息的打孔卡。
令人失忆的毒藻,其微观形态却像是人类用以储存外置记忆的媒介。艺术家被这巧合所吸引,开始虚构这样一个时空分支:在某个可能的未来中,海洋即将恶化为充满神经毒素的水域,在这样的“遗忘之滨”上,一个仅存在在海滨研究所之中,没有具身形态的通用人工智慧,独自照管着一只对神经毒素耐受的海牛。两种人造“生命”:人工智能与诞生自生物科技的转基因海牛,在照护与共同演化中,产生了”多于人”(more-than-human)的亲缘性关系。
《月之滨II》意图从生物实验的环境中探寻跨-非人物种的生命路径,发展出由多种生命的第一视角作为感觉器官(sensorium)的联觉感知。
费亦宁在实践中运用影像、装置、雕塑等媒介,试图在艺术、科学和技术交叉的领域建立新的移动图像拓扑结构,探索自然叙事的神话力量及其塑造多重行星叙事的可能性。她常从生态学与生物学等相关领域展开研究,将虚构与真实的材料拼贴在一起,形成另类历史与推想未来,以呈现自然、神话和技术之间盘互交错的状态,并在过程中尝试构建不同物种之间的对话。漫游于多重时空和诗性文本之中,她的作品可以被视为融合了科学与幻想的预言图景,是其对愈发充满不确定性的末世情景的推想与叩问。
费亦宁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后就读于纽约帕森斯艺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2022年底她于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个展“飞飞的网”,她作品曾展出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松美术馆、美凯龙艺术中心等机构。在近期的系列影像中,她将数字图像、胶片、算法与传统动画手法进行杂糅,用气候变迁类虚构的方式描绘了在如今脆弱的自然环境中可能萌生的、“多于人”(more-than-human)视角下的依存关系。
蒲英玮, 《新世界百科》
《新世界百科》的主角 PAPU 以艺术家本人的一张童年照片作为起点。这张大约拍摄于 1993年的、艺术家坐在一个唐老鸭形象的儿童车当中的照片被艺术家认为是“自己与全球化的第一次相遇”’。这同样回应着艺术家长期关注的现代化、全球化命题。这张照片中的红色与蓝色、贝雷帽等意象,也被应用在后续 PAPU 动画的设定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而艺术家与这辆儿童车,在动画中也化身为了 PAPU 与它的伙伴 W。同时,这部动画也是一部关于冒险的故事。PAPU与 W 一起经历不同的世界,遇到不同的景观,展开一场寻找自我的旅途。这部分内容来源于艺术家本人近几年在真实世界所展开的环球旅行计划,以及行走途中遇到的不同历史与当下,而 PAPU 的姓名也是著名的无国界摄影师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与艺术家自身姓氏蒲(PU)的结合。艺术家试图将自己对世界的思考与环球旅行的经历,依托PAPU 的视角来分享给更大范围的观众。
蒲英玮出生于 1989年,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作为中国新一代观念艺术的代表人物,蒲英玮创造性地 将社会主义美术谱系进行批判性重构,致力于阐述全球化进程下中国身份的流变;通过跨文化的叙事框架探讨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对世界格局的深层影响。蒲氏作品涉及绘画、影像、设计、写作、讲演等多种媒介,开拓了以东方文明为认知基点的“新国际主义”艺术语言。蒲英玮近年持续深化世界田野路径,足迹遍及东欧、非洲、中亚、东南亚、美洲、加勒比海等诸多国家与地区,包括依旧日处于冲突状态的巴尔干半岛与乌克兰。蒲英玮于 2013年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18年毕业于法国里昂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并获评委会最高嘉奖。
他曾获得约翰•莫尔绘画奖,金芙蓉摄影艺术大奖,文章获得IAAC 国际艺术评 论奖。蒲英玮曾入选福布斯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影响力榜单、Gen.T 亚洲新锐先锋榜单、中国艺术权 利榜、华宇青年奖、TAG•新当代青年艺术奖、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发现奖、保时捷中国青年艺 术家双年评选等重要奖项;并被英国《金融时报》FT 中文网评选为首位“年度艺术家”。
蒲英玮的作品展出于德累斯顿国立美术馆、利物浦沃克美术馆、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卡昂电影节、法国新中法学院、中国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OCAT 馆群、泰康空间等诸多国内外重要 展览与机构;其作品被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法国Emerige集团、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广东省 美术馆、和美术馆、星美术馆、松美术馆、四方当代美术馆、Longlati 基金会、ASE基金会等国内外重要机构与藏家广泛收藏。